后疫情时代,超融合市场加速迭代

更新时间:2020-11-27 08:49:52点击数:
分享到:
注定不平凡的2020年,后疫情时期企业向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新基建”则推动企业走向全业务数字化、全产业数字化和全价值链数字化,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进程。超融合在后疫情和新基建双重背景下,也迎来了它的升级潮

超融合在低迷IT市场

疫情蔓延,IT 市场低迷,超融合逆势扬帆,一枝独秀!根据 IDC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IT开支增长率呈现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私有云 IT 架构和传统IT架构的 IT 开支呈现负增长。

其中私有云 IT 架构开支下跌6.3%,而传统IT架构开支则更是下跌高达16.3%。另一方面,公有云 IT 架构和超融合开支则呈现上升态势。尤其是超融合 IT 开支增长率达到了8.3%,已经超过了公有云(6.3%),成为第一季度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疫情的爆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尽快复工复产,企业需要快速开通自己的线上业务,打通线上与线下数据,实现两者之间的结合。而受限于疫情造成的经济下滑和IT开支有限,如何将有限的IT资源用在最关键的地方成为企业用户的IT重点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IT架构对于企业用户的吸引力在快速消失,而超融合架构由于具有部署简便、存储易扩展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实现了高速的市场增长,并且企业级超融合产品在市场上更受用户青睐

疫情和新基建加速

中国超融合

“升级换代”与“中场洗牌”

疫情的爆发带来了数字化的爆发,加快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速度和力度,同时也加快了后疫情时代企业向全业务数字化、全价值链平台协作推进的速度。也就是说,后疫情时代,企业需要一种能够对内对外提供企业级的一致性管理和服务的平台,为产业链的上下游跨界协作和融合创新赋能

另一方面,新基建下,跨核心系统、各种云资源以及边缘端的管理复杂度上升,现代化应用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应用持续交付和快速迭代也带来新挑战,企业需要超融合为日益增多的应用和数据交互提供有力支撑,满足企业在敏捷创新、数据共享、新业务拓展以及跨边缘-核心-多云提供企业业务一致性等方面的需求

而我们所熟悉的超融合,是将传统IT架构中的计算、存储和网络三层架构融为一体。这在戴尔科技联合中桥调研咨询联合发布的《“新基建”推动超融合升级》白皮书中被称为“老三层”。

它虽然以其灵活、便捷和可扩展的特性解决了传统IT架构采购部署周期长、管理运维复杂、IT无法满足业务快速扩展需求等难题。但是这个阶段的超融合基础设施通常被用作实现IT的“敏态”,而传统核心应用则仍然采用“稳态”架构。“敏态”和“稳态”之间无法实现一致性的管理,这给应用的快速部署、运维以及工作负载双向动态迁移带来屏障

不仅如此,现有的超融合产品大部分还是基于开源技术研发。而在新基建发展带动平台化,带动协作创新的过程中,基于开源超融合在业务稳定性、业务技术融合创新方面都难以给予高质量的服务保障,反而快速形成技术瓶颈。

因此,超融合亟待进化。如同《“新基建”推动超融合升级》白皮书观点认为,面对IT部署缓慢、管理复杂的困境,超融合架构应运而生

然而,面对云原生技术的快速落地、新技术的快速迭代,以及新需求的层出不穷,超融合架构要从最初的以迅捷部署简化管理提升IT对业务的响应速度为主要目标,向跨架构层、多云资源层和应用开发层的、具有企业级一致性的现代化超融合平台升级。

新的升级可以保证企业用户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工业互联网现代化应用交付效率的需求,实现全员赋能、全球协作和全产业聚势。而对于这种升级过程,白皮书中也将其称为超融合技术从“老三层”到“新三层”的升级。
就目前来讲,中国超融合正处于中场换牌、技术升级的过程。企业级超融合是这一场次的发力重点。企业级超融合通过模块化部署为企业的IT架构向现代化超融合平台演变提供了升级空间;而且其企业级一致性架构,既能够保证传统核心应用对稳态的需求,同时满足了互联网应用和云原生应用对敏态的需求;同时企业级一致性的服务和管理,还通过架构层、资源层和应用创新层的融合,实现资源的动态适配和应用持续交付,加快了企业跨业跨界协作创新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zhuoantech.com/html/news/industry/2020/1127/564.html

鲁ICP备14018549号 鲁公网安备370602020006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