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进阶史:“腾云驾雾”迈入3.0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将进一步加速云计算市场和技术格局的改变。根据中桥调研咨询的数据显示,约有 40% 的企业已经或计划在未来两年内部署人工智能。工信部发布的《“互联网 +”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不仅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同时还指出要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基本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推动基础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近年来,物联网发展迅猛。在《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推进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发展将带动海量终端以及海量数据交互分析需求的快速攀升。因而,边缘应用部署效率、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能力,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实现业务创新、通过人机协同、人工智能提高运营效率的关键点。因此,如何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转化为业务新引擎,对融合云和边缘端数据计算分析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而催生了雾计算平台和技术的发展,并成为云计算的延伸。那么,如何“腾云驾雾”,实现动态跨“云”与“雾”的优化计算和分析,将是企业智能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关键因素。
新应用推动云计算快速演进
根据中桥调研咨询最近对中国企业 CIO 的调查数据显示,有 84% 的 CIO 都认为,目前云计算的演进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云计算 1.0 阶段,主要应用对象是中小企业,通过云计算实现从“无”到“有”的IT 使能;进入云计算 2.0 阶段,云计算成为企业级用户核心应用的 IT 补充资源;当企业跨入云计算 3.0阶段时,云计算成为企业 IT 的核心资源。云原生应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成为用户业务的主要驱动力。
相对于云计算的前两个阶段,云计算3.0的两大特征是:具有企业级高可用、高可信、负载可移动性的特点,防止“云孤岛”的产生。
雾计算成为云计算的外延。跨“云”和“雾”实现应用部署、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成为云计算 3.0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当前,大多数中国企业正处于云计算 2.0 阶段,并逐步向云计算 3.0 阶段演进。随着云计算的快速普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选择将业务部署在混合云上。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将传统业务数据与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实现交互、处理、分析,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通过新技术突破创新的能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在架构和技术上的融合,以满足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分析的应用需求,以及智能终端对数据的快速采集、边缘端对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的需求,使跨云平台和边缘计算架构实现统一高效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业务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通过对云计算的持续演进,企业不仅能得到阶段性的云投资回报,还能获得不断升级云计算的能力、云和边缘技术融合的能力,以及通过云生态圈和云平台提供云服务的能力。
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推动着企业向云计算 3.0 阶段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业务更侧重将全业务数字化、全业态数字化和全产业数字化平台的融合,以提升企业整体的智能化水平。根据中桥调研咨询最新的调研数据显示(图 1),数字化转型为用户带来的最大价值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加速产业升级”。企业用户在从云计算 2.0 向 3.0 阶段过渡的过程中,边缘计算和作为云计算外延的雾计算满足了用户对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的需求。在海量智能终端的应用场景中,将所有数据上传到云进行处理,将带来网络成本和性能压力,很难满足实时处理对低延迟的需求。因此,向云计算 3.0阶段演进,实现跨云平台和边缘计算的统一管理,将有助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把握机遇,创造新的业务价值。
本文链接:http://www.zhuoantech.com/html/news/industry/2017/1124/72.html